
Eat Pray Love
人生追求的究竟是什麼
真的不外乎美食.心靈滿足.一個人,夢想不是用來追求,而是要實踐的。很喜歡這套節奏很慢,卻每一幕都拍得很漂亮的電影。不過美中不足是沒有太多寫下女主角為何要出走的局面,只是一句「想離婚了」就離開了,似是一個任性的行為多一點。
究竟是不願意追尋,還是害怕轉變?
女主角有一天發現自己再不安現狀,想轉變的時候,她毅然放下一切,帶著自己小小的行李走到意大利。為什麼是意大利?不為什麼,只是想去而已。(突然想起我的日本行,嗯,很掛念日本)
雖然她遇上一個小火花,但那個人卻不足以令她留下,有些人即使相愛,卻不能相處,強行相處也只能將餘下的感情化成灰燼,最後也幻滅了。
起啟到意大利,她遇到了一群喜歡美食的朋友,在那裡,她明白了什麼是享受生活,很喜歡其中一個朋友的舉例,大概是指美國人忙得連什麼是「享受生活」都不知道,要靠廣告來提示他們要『享受』,但意大利人卻天生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要享受,及享受什麼。
很喜歡這個例子,因為香港人也一樣忙得連睡飽的時間都沒有,繼而潮流興什麼,他們就追求什麼,都是被洗腦了,然後被人牽著去消費。在意大利,她學會放下紐約的忙碌,然後可以漫無目的地及專心過一件事。最後,她認識了一班朋友,以感恩節的美食為意大利之旅劃下句號。
第二站,她走到印度,放鬆繃緊的身心。起初,她悶得睡著了,然後慢慢地接近這個「神」。在過程中,她遇上一個盲婚啞嫁的印度女生,或許人生太多選擇也不是一件幸福事,可能這樣才會遇到一個能結伴終生的人。
同時,她認識了一個朋友(名字忘記了),讓她認識到更深層的自己,有時候,就是需要一個人去戳破心深處。最後,那個朋友也剖開內心獨白,用自己的經歷勸女主角要放下,傷害人過後也不應奢望人家會原諒自己,因為這是他人的事。所以,她終於解開了第一段婚姻的結,讓心靈上得到滿足。
最後,她來到峇里,遇到她的所謂『真愛』。但感情好像來得太快,沒有什麼枝葉講述,或許感情就是慢慢中增長。但也看到感情從來不是互相遷就,而是互相接受。兩個同受過傷害的人,怕再付出,怕再傷心也是正常不過的事,只是要重新願意相信一個人也是最難的事。
這套戲拍得很漂亮,不過略微有點過長,緦覺得有點地方可以減少,但看電影不是讓腦袋放鬆一下,為什麼又要這麼緊湊?不過很喜歡一個訊息,在煩惱纏繞下,有時候不理不聞不是逃避問題,而是把事情先放低,再等待自己可以冷靜地解決問題。